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电力 >> 正文
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中华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21 15:38:00

  一、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电力工程造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物价因素、政策性调整、厂址条件和其他外部条件变化、火电施工取费、火电工程其他费用的增长等,这些因素造成投资计划缺口进一步增大,投资效益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估、概、预算指标和定额体系编制的工程概预算不能准确计定工程造价

  (1)定额、指标陈旧,存在一个时间差,不能适应市场价格变化的要求。

  (2)指标定额之外的所有造价要素,设备、装材、土地都缺少信息支持系统,无法准确进行价格的选择计定。

  (3)对将预计的工程静态造价,没有科学可信的依据。

  (41对造价的上涨预测,没有切合实际的指数依据。

  2.不能科学、准确地分析、判断电力工程造价形成过程

  (1)对工程造价上涨、“三超”现象,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找不到主要原因,一味地强调主观因素、人为因素,缺少客观的分析论证。

  (2)不考虑工程的时间价值和地域的影响,而绝对地去比较、判断和应用。

  (3)没有一个简单、准确、操作性强的造价预测方法,及时有效地预测未来造价的变化情况,进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二、电力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改革

  由于我国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一直使用静态的管理体系,在动态管理研究方面十分薄弱,对造价历史资料的积累和分析研究也只限于一些有关部门和单位具体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经验,没有形成全面系统共享的造价资料数据库。

  目前,电力工程造价上涨的问题,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了电力工程造价“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新理念和工作方针,严格执行“五制”,即业主制、招标制、合同制、资本金制、监理制。国家发改委和各级电力主管部门也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控制工程造价的管理办法。就电力工程的动态控制来说,电力主管部门分别出台了1999年和2000年的“预测型造价指数”和“结算型造价指数”测算办法,力求实现造价的有效控制,以代替现存的调整概算办法。除此之外,对于原指标和定额体系的改革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总的指导思想是采用“量价分离”方法,即指标和定额中只给出量,价则按项目所在地当时现行价计定,做到量准价实。以上所有这些措施和办法都是当前电力工程造价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一些初步尝试。

  三、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应对策略

  1.加强投资估算阶段造价控制

  投资估算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的。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通过多方案(站址)的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比较,向投资方推荐出最佳的方案。其研究结论,应使投资方明确,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使主管部门明确,从国家角度看该项目是否值得支持和批准;使银行和其他资金提供者明确,从贷款者角度看该项目是否能够按期或提前偿还所投资金。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此项目是否有效益,重点则是技术经济评价。对于投资方而言,即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等财务预测数据,计算出项目在财务上的获利能力。这就要求技经人员所搜集掌握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由此得出的结论才能够成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项目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至造成项目投资决策失误,自投产起即开始亏损。例如,某热电联产项目,在做财务评价时内部收益率为8.85%,资本金净收益率为15.61%,该项目看似效益很好,但经分析存在许多问题,如:销售电价未考虑所在地区上网电价水平,比上网电价高30%以上;销售热价未得到地方主管部门的承诺,未考虑所在地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及承受能力;燃料成本是按理论值计算的耗煤量,未考虑实际运行时的各种因素,而实际耗煤量要比理论值高10%以上。此类技术经济评价得出的结论不能真实反映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作好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是投资者估算阶段的重点工作。

  2.加大初步设计概算及施工图预算阶段造价控制

  初步设计的任务是把设计任务书中所确定的各项内容在选定的站址上作出具体安排,并且保证在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确定出主要技术方案和总投资。

  2.1加大初步设计深度

  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龙头,一个工程项目确定后,如何设计就成为关键,而不同的设计理念所产生的结果对工程建设成本的影响非常大,有的设计院为了保险、求稳等原因,设计较保守,造成投资的浪费。所以,对于规模较大的电力建设工程应在设计阶段采用招投标制,促进优化设计,加大设计深度做到工程量尽量准确,以保证在不影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